时间过得很快,从互联网大厂辞职跳槽到这家外企已经过去了一年哇。
在过去的一年,对我来说可谓是:夹缝中的顽强生存。
由于毕业之后实在经验不足,迎面而来又是社招之后快节奏和严格产出,再加上同事的离去,我在挺长一段时间都需要在极其短的时间内完成安排到的工作内容。
老妈甚至在今年回家跟我说:“儿子,你毕业出来这几年真的是‘死里求生’了呀!”
已经是无奈中的无奈了。
曾经自认为完美的毕业工作规划,也因为就是入行晚了那么一两年时间,遗憾错过。更要命的是,遗憾之后的那些工作安排,绝对是对我职业发展上的无厘头和挫折。
跳槽来到这里,是完全不在我的个人规划里面的。当初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罢了,毕竟那会已经失业,处于不知所措和迷茫状态。竟意外能够获得经理的邀请。
接受邀请之后,面对的将会是什么样子的旅途?
似乎又把自己曾经在字节跳动的那段经历又被重新搬了出来,毕竟如果不是因为那段经历,怎么又会让经理在数不尽的简历里面被他选中?
但我仿佛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技术极客不应该沾染产品商业化,我要去技术岗位,做基础架构!”
但经历了那么多,面对曾经的口号,我只能深深叹气,“来不及了呀,再也没机会了呀。”
过去一年,自己的角色和职业生涯似乎重新回到了那一天走出虹桥国际大楼那一天。
身份转变,重新上路。
或许是因为我遇到的领导者已经很多了,时常我会把他们对比,把一项任务,一个工程结果拿去和其他人对比。这些使得我开始回忆,开始回忆不同时间段的那些经历。
来到这里,我既有对老牌大企业的敬畏,也有为死磕落后闭源技术而引发的各种脏活,但又不得不主动去承担的痛苦。
开源精神熏陶了我,成就了今天的我,它更让我唾弃技术封锁和专利保护。
前段时间我为了能适配办公软件 Excel,因为专利保护和软件生态隔离,它的通信协议和标准被严格限定,限定后来的开发者再也不能带着现代的思维利用开源技术对其做开发。
遇到这些坎坷,常常让我反思,在那个商业软件主导的时代里,开发者甚至是独立开发者是多么得孤独,更让我明白那些开源主义领导者的远见与无私。尽管在实施这一切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免费与赚钱上面的冲突。
让开源战胜一切!这是就是是我的信条,这不仅仅是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更是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后来者能够顺利上路,接续这个项目,而不再耗费无意义的精力,去阅读学习天书般的专利白皮书。
在我成功把自己主导设计的数据查询系统上线后,我突然醒悟过来自己的一个梦终于实现了,那个等待了三年的梦,做云原生 k8s 和数据库系统的梦。
激动的泪水似乎已经止不住,中间这几年遇到的坎坷和无奈还有谁能懂?
面对喜悦和成就,我觉得自己已然觉醒,职业生涯算是正式进入了轨道。
诚然,离开字节跳动是因为无知,离开腾讯是因为无奈。离开那么多年后我对它们依旧意难平。如此好的平台,竟没有做出点什么就离开。进入微软工作对我完全是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如今我也终于迎来了全新的一章,是时候重新制定未来的发展和规划了!重新上路。
0 条评论